一、 |
執行台灣與德國國科會雙方合作研究計畫:「工作現場之行為分析與設計詮釋」(94-2911-I-158-001)。第一階段由官政能所長、丑宛茹主任暨參與計畫系所同學13名,於1月17(一)-24日(一)赴德國科隆Koeln
International School of Design (KISD)進行調查研究;第二階段則由KISD校長Prof.
P. Heidkamp帶領該校學生13名來台進行同一主題之相對比較研究。並合作完成跨文化「行為、物品與環境」之差異分析與詮釋創作。 |
二、 |
執行美商Motorola公司亞太設計中心贊助之「無線通訊設計產學研究案」,本計畫係屬第一次發起,並在兩岸各甄選一校進行合作研究:實踐大學與北京清華大學,研究期間為2月21日-5月23日。基於前期兩校之基礎研究,於2月27日(日)-3月6日(日),由官政能、丑宛茹、朱旭建三位指導老師及系所四位同學赴北京,進行「創意、技術與方法」之設計工作營,以利後續遠距之整合研究。 |
三、 |
工設系所參與第一屆撼訊科技主辦「撼訊Only Ideas Count設計大賽」競賽,初審入圍7件,決賽獲金獎工設系陳為平、銀獎工研所林尚威、銅獎工研所劉耀升、優選張世勳及林念鞍、佳作工設系丁祖尉及工研所戴上貴、林彥佑、林益帆。 |
四、 |
工設系所參與技嘉科技主辦「第三屆技嘉資訊產品設計競賽」,報名近600多隊,最後僅18組進入決賽,工研所陳昶汎榮獲溝通/傳遞組金賞獎及最佳造形獎。 |
五、 |
工設系受邀參加苗栗縣文化局舉辦「2005苗栗國際假面藝術節活動」展出主題:「意面」,作品共計35件,展出時間3月26日至5月29日止。 |
六、 |
官政能所長 |
|
(1) |
擔任經濟部國貿局94年度全面提升產品形象計畫採購評選委員。 |
(2) |
擔任經濟部工業局協助傳統工業技術開發計畫審查委員。 |
(3) |
受邀參與研華文教基金會主辦「第七屆TIC100創新事業競賽」冬令營指導業師。 |
(4) |
受邀擔任中華民國大專生涯發展協會YANG青年人才培育學院舉辦系列專題演講人。 |
(5) |
擔任國立臺灣藝術教育館舉辦「中華民國第十七屆全國美術展覽會」評審委員。 |
(6) |
擔任財團法人蔣經國國際學術交流基金會,研究計畫審核委員。 |
(7) |
擔任文建會主辦「2008年台灣博覽會」籌備委員。 |
(8) |
擔任經濟部第十三屆「國家產品形象金質獎」到廠評估委員。 |
(9) |
擔任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93年度「政府科技發展計畫領域策略規劃」核心委員。 |
(10) |
擔任成功大學教育部資源中心與成大藝術中心共辦之文化創意產業系列講座主講人,講題:台灣創意設計產業之大策略。 |
|
|
|
七、 |
丑宛茹主任 |
|
(1) |
規劃93學年度第二學期工設系所各項國際活動,並邀請國際知名學者/專家至工設系所演講/指導設計工作營。 |
(2) |
擔任台灣創意設計中心承辦,「優良產品設計」審查委員。 |
(3) |
擔任經濟部第十三屆「國家產品形象金質獎」到廠評估副評審委員。 |
(4) |
第19屆中華民國工業設計協會理事。 |
|
|
|
八、 |
王哲雄老師 |
|
(1) |
擔任教育部國際文教處「留學獎學金」面試委員。 |
(2) |
擔任交通部民航局機場擴建工程處「花蓮機場公共藝術設置計畫」執行小組委員。 |
(3) |
擔任「第十七屆全國美術展覽會」複審會油畫組召集人兼評審委員。 |
(4) |
擔任中華電信「台北東七機房新建工程」公共藝術執行小組委員。 |
(5) |
擔任台北市政府「污水處理廠新建工程」公共藝術評審委員。 |
|
|
|
九、 |
王則眾老師 |
|
(1) |
2月發表期刊論文於《創新與管理學刊》,題目為「整合類神經網路與田口實驗計畫法在品質特性下參數最佳化之適用性研究」。 |
(2) |
3月與軍備局簽訂合作計畫書,計畫名稱為:輕量化合金電子束銲接研究。 |
|
|
|
十、 |
朱旭建、鄧建國、林柏涵、董芳武老師 |
|
擔任經濟部第十三屆「國家產品形象金質獎」到廠評估副評審委員。 |
|
|
十一、 |
黃鼎億老師 |
|
受邀「2005苗栗國際假面藝術節活動」指導工設系一年級學生製作展出設計作品並規劃展覽相關事宜。 |